close

石燈籠整體造型,很像中國字「亭」

石燈籠原本在中國,是佛教獻燈用,後來傳到日本,漸漸成為日式風格的代表,特別是神社的建築,也將石燈籠視為重要組成。除了宗教信仰上的用途外,在日本,石燈籠也是日式庭園不可或缺的景觀物,不以壯麗為美,而以精緻巧思為要。

日治時期,石燈籠傳入臺灣,主要是在臺日人敬獻於臺灣各地大小的神社。目前,臺灣大多數的石燈籠,就屬於這類,是過去神社的一部份。日後,臺人亦受影響,不僅敬奉神社,也奉獻於自身信仰上。例如,萬華龍山寺、士林慈諴宮、中和圓通寺、指南宮參拜道上的石燈籠等等,都是信徒虔誠奉獻的結果。

石燈籠的研究上,在介紹其構造組成時,仍沿用日文漢字為主。其構成主要有六個部分,由上而下分別是,寶珠、笠、火袋、中台、竿、基礎。整體造型,像極了「」字。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寶珠,為最上方之部分,呈現洋蔥頭的形狀,類似俄羅斯教堂的屋頂,一般寶珠會用四方台座托住。較為講究者,會在寶珠下方,增加蓮花瓣造型的「請花」。臺灣的石燈籠鮮有「請花」,若有興趣者,可以到宜蘭羅東夜市公園及新北汐止拱北殿參觀。

,形似帽子或屋頂,位在火袋燈室的上方,防止雨水潑進火袋。笠的簷角處,若有向上捲起,類似花草蕨類,又稱為「蕨手」。臺灣在日治時期遺留石燈籠的笠,四角型最多,圓型及六角型不多見,亦少有繁複雕工的「蕨手」。

火袋,點火的位置,亦即「燈室」。臺灣石燈籠的火袋(燈室),多為四角柱狀,四面皆開圓孔。此外尚有六角、八角柱狀,或開口呈現四方型、新月型等。火袋開孔處,設有鐵製窗罩,今有遺留者鮮矣,指南宮參拜道上僅存一對石燈籠保有鐵柵,鏽蝕的鐵窗中間,還有「」字,即「指南宮」。

中台,支持火袋之用,主要為一平整石台。

竿,為支撐之用,另外的用途是用來,承載信徒姓名(機關團體)、地址、敬獻時間等相關資料之刻文。臺灣石燈籠,多為方型的長竿,以及有具腰身的短竿。若是短竿者,多半刻上敬獻二字,另外將敬獻者的姓名,刻在下層的基礎上。

基礎,為承受整個石燈籠重量,屬底層基台。有二重、三重及多重基礎者,一般為二至三重。臺灣石燈籠多採用安山岩製成,若因經費考量者,從寶珠、笠、火袋、中台到竿仍以安山岩製成,但「基礎」則另外採用較粗糙的砂岩,以節省成本。當然還有更省的,不用基礎,直接將竿插入土中,成為底部。

另外,還有一種特別製成的石燈籠,採用石頭原有的樣貌,除火袋外,幾乎未經雕琢,亦省去基礎,稱為「野面燈籠」。現今,在臺灣「野面燈籠」並不多見,筆者僅於指南宮參拜道,看到1.5座。其中一座尚稱完整,另一座僅剩竿,若無對照的話,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。

(臺灣日日新報,19071028/11版;19071030/05版漢文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清哥石燈籠踏查 的頭像
    阿清哥石燈籠踏查

    阿清哥的石燈籠踏查

    阿清哥石燈籠踏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