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南宮參拜道石燈籠之五(石燈籠造型篇)
石燈籠原本在中國,是佛教獻燈用,後來傳到日本,漸漸成為日式風格的代表,特別是神社的建築,也將石燈籠視為重要組成。除了宗教信仰上的用途外,在日本,石燈籠也是日式庭園不可或缺的景觀物,不以壯麗為美,而以精緻巧思為要。
日治時期,石燈籠傳入臺灣,主要是在臺日人敬獻於臺灣各地大小的神社。目前,臺灣大多數的石燈籠,就屬於這類,是過去神社的一部份。譬如,淡水行忠堂、汐止拱北殿,就是神社拆毀後的遺跡。日後,臺人亦受影響,不僅敬奉神社,也奉獻於自身信仰上。例如,萬華龍山寺、士林慈諴宮、中和圓通寺、指南宮參拜道上的石燈籠等等,都是信徒虔誠奉獻的結果。
石燈籠的研究上,在介紹其構造組成時,仍沿用日文漢字為主。其構成主要有六個部分,由上而下分別是,寶珠、笠、火袋、中台、竿、基礎。整體造型,像極了「亭」字。
(臺灣日日新報,19071028/11版)
這個長竿身造型的石燈籠,正是指南宮參拜道上,數量最多的,可以説是臺灣地區,為數最多的造型。究其因,日本皇室曾仿照平安神宮中門所立石燈籠的樣式,製作二十七座,從日本運來臺灣,敬獻於臺灣神社,具有示範作用,此一製式成為日後眾人倣效的模範,終成流行於臺灣。
(長竿身造型)
(野面燈籠圖示)
除了長竿身方形的造型外,指南宮參拜道上還有其他造型,除了之前有介紹過的野面燈籠(未經雕琢石塊組合而成)外,尚有一款特殊造型,就是六角形石燈籠,從笠、燈室、中台、竿身到基礎,無一不是六角形。這座由「林萬慶」所「敬献」,於「昭和十四年戊寅吉置」。昭和十四年,西元1939年,但戊寅年是1938年,根據推算應該是昭和十四年一二月,尚未過農曆年,因此仍以戊寅年為記。
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石燈籠造型,就是竿身做變化,採用較短的但有腰身的竿身,下半部呈現類似金字塔的形狀,不像長竿身顯得瘦高,反而基礎穩固,造型多變。
留言列表